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朝车转夜毂,仁旗指旦风。
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
树静归烟合,帘疏返照通。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
后园宴乐诗。南北朝。魏收。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朝车转夜毂,仁旗指旦风。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树静归烟合,帘疏返照通。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魏收。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张尉旧祠。元代。吴讷。张颠尉南沙,清狂隘当世。三杯草圣传,笔走龙蛇势。散发醉濡墨,挥洒夸神异。至今媚学子,千载仰雄制。儒宫蒇祀余,余沥尚沾祀。
浣溪沙(八之八)。唐代。邓肃。海畔山如碧玉簪。天涯消息叹鱼沈。赖逢倾国洗愁心。莫为世情生旅况,且因乐事惜光阴。明朝红雨已春深。
归侍。宋代。乐雷发。石田茅屋野苔春,喜对庭闱话苦辛。客路本无如意事,瘴乡难有却回身。且寻农耒耕湘雨,待看天戈洗鞑尘。门外黄旗边饷急,可堪杯酒各伤神。
赵子昂画谢幼舆丘壑图。元代。姚式。黄尘污人廊庙具,萧散风流谁比数。清言善画浪相传,遗恨千年机上女。
鹊桥仙。宋代。王之道。霜风擢霁,云涛涨晚,更觉我心弥壮。一尊谁与醉西风,辄莫负、高吟胜赏。致君才术,康时事业,到底不容闲放。十年湖海共樵歌,何幸出、阳春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