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怀古

馆娃宫怀古朗读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展开阅读全文 ∨

馆娃宫怀古创作背景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宫名,是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吴败越后,相传越王采用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鬻薪”女子西施献于吴王,“吴王悦”。伍子胥力谏,吴王不听。后越师袭吴,乘胜灭了吴国。七律《馆娃宫怀古》是皮日休任苏州刺史从事时所作。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馆娃宫怀古

  此诗首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二句设定了全诗的场景:吴王夫差曾为西施筑馆娃宫,如今西施已故,宫殿成为遗迹。诗的开头就定下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

  颔联“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二句从驽台、香径两个有代表性的遗迹来描写馆娃宫古迹的现状。“逢金镞”,“露玉钗”或出于艺术虚构,并非实有其事。“驽台”、“香径”、“金镞”、“玉钗”这些意象显示出昔日的繁华,也表现了当时吴宫生活的奢靡。而“坏”、“销”二字则突出了如今的破败景象,表明即使再繁华奢靡,也已经是过眼云烟,就如一场空梦。

  颈联“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二句承上联,选取砚沼、屟廊两个典型遗址,进而描写其它古迹的现状。这里的“只”、“空”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感伤之意。

  尾联“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二句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吐露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为一个品性高洁的文人,皮日休对西施还是比较同情,比较包容的。在这首七言律诗中,作者面对吴国王宫废墟,抒发了思古之幽情,比较含蓄、隐蔽地表达了对西施的同情。此诗借古讽今,对历史作出了沉痛的评价和反思,认为西施是个没有选择、只能充当政治牺牲品的女子,对她的悲剧表示了深沉的感叹。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朗读
(2)

猜你喜欢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0)

今代文名属两翁,况兼出处每相逢。秋风官马泺阳道,春日肩舆岘首峰。

酒盏未空浑觉醉,罗衣初试已嫌重。多应杖屦从容地,前辈风流得共宗。

(0)

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谨修增些福,免黄泉。愚迷都不晓,只爱几文钱。一朝大限至,告苍天。

(0)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0)

宿雾霁晨霜,江山明秀。照眼黄花乱晴昼。当年今日,正是悬弧时候。一杯聊献祝,同亲旧。莫问穷通,休论贫富。且趁良辰醉醇酎。扬珠扌寿玉,况值西成多收。饱餐歌至治,天垂祐。

(0)

持长竿,摇短艇。箬笠只一个,蓑衣无两领。洞庭秋水风不吹,涵虚恰似新磨镜。

末后句,留与谢三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