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财纵贼寻常事,为报私雠或灭门。我亦临风长太息,一家富贵百家冤。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清代。刘鹗。得财纵贼寻常事,为报私雠或灭门。我亦临风长太息,一家富贵百家冤。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寄史景正教授。宋代。陈著。物表楼前话一番,晨星落落破痴昏。诗书非事口儒学,韦布不知身相门。壹是古心交耐友,多将新意发陈言。吾今老矣难重会,川泳云飞有子孙。
送刘少尹赴兴州经历三首 其三。明代。卢楠。大府元戎骑,长驱引万群。共迎刘记室,喜得郤参军。燕月排弓影,边霜缀铠文。知君娴庙略,一啸洒天氛。
棠阴得明字。宋代。史浩。蔽芾甘棠绕讼庭,日高碎影更纵横。直教憩处无人迹,始信康公教化明。
寄徐□。宋代。吴惟信。白雪满头颅,何堪涉畏途。不知乡信去,曾达故人无。日落鸦声急,天空雁影孤。定应吟望处,思忆到江湖。
东郊。明代。王世贞。东郊不忍驻,归马叩柴关。春或留天上,愁应满世间。酒尊凭破涕,朝事总销颜。黄发誇能老,青云恐失还。檀兮虚坎坎,桑者自閒閒。何日乘新雨,扶犁有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