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韩魏公

九日和韩魏公朗读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展开阅读全文 ∨

九日和韩魏公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英宗治平(1065)重阳节。十年前,苏洵四十八岁,自蜀入京,受到名臣韩琦、欧阳修的奖誉、荐举,但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十年后的重阳佳节应邀参加韩琦的家宴,席间韩琦赋《乙巳重阳》诗,苏洵当晚回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宋诗鉴赏举隅》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34

2、吕进.《爱我中华诗歌鉴赏·古代二分册》.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12

展开阅读全文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朗读
(0)

猜你喜欢

苍天已死立黄天,送老蛙声又十年。

九逝骚魂当月落,万方兵气动秋先。

(0)

溪僧过此说山公,游遍真仙洞府中。

乳石岩边得灵草,可能封裹寄衰翁。

(0)

扁舟东去几时还,身寄云涛泱漭间。一夜橹声鸣到晓,觉来满眼是它山。

(0)

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细将朝客说,须是邑人谙。

别业空经稔,归田独未甘。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

(0)

谢安游处犹留墅,李白吟边亦有亭。

两地东山春寂寂,至今白下柳青青。

(0)

柳溪玉管为谁妍。惜华年。似此关河凄紧觅归船。蜀山青可怜。

末由酬唱翠樽前。怕流连。去住如今真个少前缘。这番离绪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