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入长夏,草树绕我屋。
微风披拂之,有声来肃肃。
葳蕤摇散影,掩冉飘暗馥。
百合开数花,孤芳更清淑。
我卧北窗下,午枕睡方足。
挹此一襟凉,泠然若堪掬。
坐使万虑空,乐哉谢羁束。
有同颜氏子,坐忘遗耳目。
又如慧可师,安心得归宿。
落日行庭前,披衣自扪腹。
閒扶旧僵石,细数新上竹,
小禽时下来,相鸣入丛簇。
见我不惊飞,人禽两幽独。
山居。宋代。王之望。山居入长夏,草树绕我屋。微风披拂之,有声来肃肃。葳蕤摇散影,掩冉飘暗馥。百合开数花,孤芳更清淑。我卧北窗下,午枕睡方足。挹此一襟凉,泠然若堪掬。坐使万虑空,乐哉谢羁束。有同颜氏子,坐忘遗耳目。又如慧可师,安心得归宿。落日行庭前,披衣自扪腹。閒扶旧僵石,细数新上竹,小禽时下来,相鸣入丛簇。见我不惊飞,人禽两幽独。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秋宵有感。宋代。华岳。满目秋容拂画图,改荷衰柳接平芜。西风刮地雁声落,寒月满天人影孤。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无计换青趺。不知此去功名事,还许封彝见也无。
杂曲。南北朝。徐陵。倾城得意已无俦。洞房连阁未消愁。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念情无歇。舞衫回袖胜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碧玉宫妓自翩妍。绛树新声最可怜。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二八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妬。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流苏锦帐挂香囊。织成罗幌隐灯光。只应私将琥珀枕。暝暝来上珊瑚床。
秋砧怨。宋代。周密。风泠泠,月明明,风月谁家砧杵声。声声思远道,少妇朱颜老。不但捣衣愁,愁在无衣捣。不捣月下砧,欲捣游子心。游子心非铁,闻之宁不折。
大姑谣。宋代。郑洪。大姑嫁将军,小姑未有夫。小姑两脚泥,大姑满头珠。前月小姑去,嫁作庄家妇。钗削爨下荆,衣裁机上布。大姑嗔小姑,生憎儿女痴。多少马上郎,偏爱牧羊儿。八月点军卒,将军五门出。大姑诧夫婿,上马快如鹘。昨日边报归,大姑泪如挥。郎君马上死,无处寄征衣。连理与枯枝,双飞成戢翅。都无百夜恩,浪作千岁计。小姑庄上来,瓦盆双鲤鲐。上堂拜父母,夫妇恣欢谐。大姑见小姑,珠翠无颜色。低头怨怅天,仰天呼不得。人生百年良所无,白头相送真良图。东家女郎欲嫁夫,切莫猖狂学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