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萧萧路,秋风湖上波。到家红树少,不怨客愁多。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 其二。明代。潘之恒。落叶萧萧路,秋风湖上波。到家红树少,不怨客愁多。
潘之恒(约153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明代戏曲评论家、诗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均收入《亘史》、《鸾啸小品》两集中,撰有诗集《涉江集》。晚年,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在黄山汤泉附近建“有芑堂”,广邀宾朋、名人游黄山,使黄山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于万历年间重编黄山志,取名《黄海》,随撰随刻,至去世未完稿。...
潘之恒。潘之恒(约153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明代戏曲评论家、诗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均收入《亘史》、《鸾啸小品》两集中,撰有诗集《涉江集》。晚年,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在黄山汤泉附近建“有芑堂”,广邀宾朋、名人游黄山,使黄山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于万历年间重编黄山志,取名《黄海》,随撰随刻,至去世未完稿。
新正访舒乃来不遇。清代。戴亨。独坐理瑶琴,空鸣太始音。出城寻故识,策马度荒林。霭霭檐前日,嘤嘤窗外禽。相思不相见,归路感何深。
饮张尔成少参署中。清代。汤斌。高斋竹柏漏声残,促席停杯兴未阑。千里风尘惊短鬓,十年供奉忆同官。霜深卫水云帆壮,雪满天雄玉麈寒。北斗共瞻新气象,故人几许在长安?
采莲曲。明代。韩上桂。采莲复采莲,采莲方未已。翠羽拂云平,轻桡乘浪起。越女娇娆世所无,玉环系腕色甚都。相将结伴寻芳去,但得芙蓉莫浪趋。芙蓉浅浅峡江侧,近水轻盈净如拭。将归东岸隔西浔,欲往汀南限溪北。汀南溪北一朝花,采莲谁得似娼家。不憎绿水渐罗袂,但恨鸳鸯占浦沙。浦上鸳鸯两两飞,翠茎丹干自相依。渚口初闻乘月去,隔江犹唱采莲归。采莲曲,欢未足。一路歌声入綵云,相看翠袖飘红玉。思君为擢藕如船,断却长丝恨转连。蒂似妾心空自苦,花当妾貌好谁怜。采莲秋已暮,归来月如素。塞外音书杳不闻,江南年少空相慕。摘尽红莲怅远天,回看往路空寒烟。君看少小如花女,谁不解刺采莲船。
崇恩演福禅增偈。宋代。贾似道。灵山一别几经春,今日重来喜见君。佛法一肩担荷却,黄鹤楼前第一尊。
题归去来图二首。宋代。黄庭坚。人间处处犹崔子,岂忍更令三径荒。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