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春接袂,蓬省夜分灯。
权相不吾以,贵人惟子憎。
虽云殊爵位,均不愧交朋。
雇影追前事,悠然涕满膺。
许侍郎挽诗。宋代。魏了翁。杏园春接袂,蓬省夜分灯。权相不吾以,贵人惟子憎。虽云殊爵位,均不愧交朋。雇影追前事,悠然涕满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奉寄黄端冕用送子才韵。宋代。周紫芝。至言如秋霜,既肃百草腓。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倘无鲠槩士,举世将畴依。衮职或可补,鼎镬安得违。所以长沙傅,恸哭为时悲。谠语数十上,子今有馀晖。我欲从之游,周道苦倭迟。倭迟不足惜,子言愿无遗。
崔氏筵食乾荔枝。明代。释函可。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宋代。张孝祥。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叔固有惟恐阇黎饭后钟之句再用韵以解之。明代。唐桂芳。古歙旧闻丞相里,海宁今拜丈人峰。肯教微利蚌持鹬,不使奇才蛇作龙。万里星辰皆北拱,九重宫阙愿东封。如君合是青云器,好把功名上景钟。
京师逢徐良温叟明府。宋代。强至。弱冠相逢今四十,当年壮气虬龙蛰。交情独在酒盏深,人事细论衣袖湿。诗书误身浪自怜,公相满眼谁可揖。苍颜已变长安风,后会更应尤戢戢。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清代。刘鹗。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