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 其二 格斋。宋代。魏了翁。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过龟山。明代。邵宝。渎庙龟山顶,长淮日夜东。放船方海月,挂席更天风。鬼物荒唐里,神功镇静中。济川吾岂敢,斯道正无穷。
江夫人挽诗。宋代。高斯得。悲哉金氏志,未读涕先零。祖统他宗嗣,婺忧再世丁。天矜人一念,姑苏妇三龄。幸有孙枝秀,翘然荫户庭。
赠王锡老。唐代。梁安世。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
小重山·春愁。宋代。吴淑姬。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谢盛希道先生枉顾。明代。潘希曾。谷口高轩来故人,清灯细雨一杯亲。江湖恋阙三千里,馆署论文二十春。乍见共惊忙里鬓,剧谈如对梦中身。玉华千仞南溟上,尚忆攀跻迹已陈。
圣朝多士满东周,况尔工师棫朴收。万古图书更河洛,八方文轨自中州。
洪都石佚还堪访,虎观经残可再雠。倘向青囊探秘策,第云南史有春秋。
送宪副王公家驭督视河南学政先是长公以春秋魁天下而公继之。明代。王世贞。圣朝多士满东周,况尔工师棫朴收。万古图书更河洛,八方文轨自中州。洪都石佚还堪访,虎观经残可再雠。倘向青囊探秘策,第云南史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