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国风·唐风·羔裘。两汉。佚名。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竟然对我们如此大模大样。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我们可是看在老交情份上。
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竟对我们一副傲慢的模样。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我们可是看在老朋友份上。
羔裘:羊皮袄。羔:羊之小者。
袪(qū):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
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jù )居:即“倨倨”,傲慢无礼。
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褎(xiù):同“袖”,衣袖口。
究究:心怀恶意不可亲近的样子,指态度傲慢。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33-234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0-231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从该诗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写来看,所写的是当时的一位卿大夫。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责备丈夫或情人的诗,还有人认为是贵族婢妾反抗主人的诗。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33-234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0-231
此诗两章,脉络极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平的情绪,而诗句的语气显得“怨而不怒”,很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
此诗一开头,描述了卿大夫的服饰,可见,这位卿大夫是一位政治新秀,刚刚步入了从政的圈子。但他很不低调,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立马就显出来了:“自我人居居。”活画出衣服傲慢无礼的神情。但他的故旧老友,虽然没有他的官阶高,但一点也不气馁,显示出很强的个性。
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复吟咏、反复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外,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时而可见。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 其一。宋代。秦观。赭黄伞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香。一片韶音归复道,重瞳左右列英皇。
临高台。元代。黄哲。临高台,台高百仞淩云开。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阳王气何佳哉。交疏结绮纷崔嵬,虹桥复道云中来。直到南山表双阙,遥连北极正三阶。宛转朱阑临渭水,飞帘观阁通天起。铜龙高拱日华鲜,青雀翻翻月明里。鸣珰摇佩溢层城,锦幄芙蓉翡翠屏。宝鼎香酥调玉食,金茎瑞露屑琼英。琼英玉食知难老,鸾镜青蛾为谁好。君王八骏上瑶池,日暮长门怨芳草。芳草年年换物华,瑶池歌管醉流霞。皆传阿母桃成实,又献安期枣似瓜。蟠桃硕枣真堪羡,方朔诙谐侍欢宴。题诗争拟柏梁新,求仙岂意桑田变。愿得层台更万重,昆仑西望接崆峒。能共赤松鞭彩凤,仍随轩后驾苍龙。下顾凄凄茂陵道,惟馀陇树生秋风。
杂诗。魏晋。张协。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同贡甫咏丁晋公园池。宋代。刘敞。一死复一生,一虚复一盈。犹悲门易轨,况乃谷为陵。曲池久芜没,高屋尚峥嵘。自古若传舍,毋为方叹惊。
锦屏山图。宋代。释文珦。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人在东南归未得,时时独展画图看。
题黄维嘉医士小像三首 其三。清代。徐士佳。宦海归来老病身,频叨良药度回春。羡君继起多贤俊,不独青囊有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