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是一种灰白色的碱土金属,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加少量铍于铜中,可得既耐腐蚀又极坚韧的合金,称为铍青铜。加工铍青铜主要用作各种高级有弹性元件,特别是要求良好的传导性能、耐腐蚀、耐磨、耐寒、无磁的各种元件,大量用作膜盒、膜片、波纹管、微型开关等。铍及其化合物都有剧毒。铍亦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
中文名称:铍
元素性质数据
英文名称:Beryllium 化学符号:Be 原子序数:4 原子质量:9.012182 元素类别:碱土金属
铍
铍,化学符号Be。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莫氏硬度为5.5 ,为一种钢灰色的稀有金属,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也是最轻的结构金属之一。电离能9.322电子伏特。呈灰白色,质坚硬。熔点1278±5℃。沸点2970℃,密度1.85克/立方厘米,铍离子半径0.31埃,比其他金属小得多。和锂一样,也形成保护性氧化层,故在空气中即使红热时也很稳定。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而放出氢。金属铍对于无氧的金属钠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也有明显的抗腐蚀性。铍价态为正2价,可以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显著热稳定性的一类共价化合物。 铍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矿物主要有绿柱石(3BeO•Al2O3•6SiO2)、硅铍石(2BeO•SiO2)和铝铍石(BeO•Al2O3)。含有铍的矿物--绿宝石亦称祖母绿,翠绿晶莹,光彩夺目,是宝石中的珍品。它含有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枣铍。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绿宝石”的意思。绿宝石是绿柱石矿的变种。 铍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形成致密的表面氧化保护层,即使在红热时,铍在空气中也很稳定。铍即能和稀酸反应,也能溶于强碱,表现出两性。铍的氧化物、卤化物都具有明显的共价性,铍的化合物在水中易分解,铍还能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明显热稳定性的共价化合物。 铍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性,是严重的工业公害之一,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只有金属铍的化合物粉尘才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而且空气中其粉尘要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接触铍及其化合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工业用铍大部分是用镁还原生产的铍珠为原料,通过控制杂质含量,晶粒度以及热处理和成型工艺来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用氧化铍镁热还原法制得的金属铍珠产品呈银灰色,供作铍制品的原料。 探测表明,世界绿柱石蕴藏量为121万吨(以铍计算),以平均每年开采1450吨计算,可开采800年以上。
铍最早被称为Glucinium,这一名词来自希腊文glykys,是甜的意思,因为铍的盐类有甜味。由于钇的盐类也有甜味,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元素符号为Be,中文命名为铍。
发现简史
绿宝石亦称祖母绿,翠绿晶莹,光彩夺目,是宝石中的珍品。它含有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铍。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绿宝石”的意思。绿宝石是绿柱石矿的变种。 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Vauquelin Niclas Louis, 1763-1829)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但是,单质铍在三十年后的1828年由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oler, 1800-1882)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的。 克拉普罗特曾经分析过秘鲁出产的绿玉石,但他却没能发现铍。柏格曼也曾分析过绿玉石,结论是一种铝和钙的硅酸盐。18世纪末,化学家沃克兰应法国矿物学家阿羽伊的请求对金绿石和绿柱石进行了化学分析。沃克兰发现两者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并发现其中含有一种新元素,称它为Glucinium,这一名词来自希腊文glykys,是甜的意思,因为铍的盐类有甜味。沃克兰在1798年2月15日在法国科学院宣读了他发现新元素的论文。由于钇的盐类也有甜味,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
状态:固态
铍的用途
接近室温密度:(20℃)1.85 g·cm?3 熔点时液体密度:1.690 g·cm-3 熔点:1560 K,?1287 °C,?2349 °F 沸点:2742 K,?2469 °C,?4476 °F 熔化热:12.2 kJ·mol?1 汽化热:297 kJ·mol?1 比热容:(25 °C) 16.443 J·mol?1·K?1 杨氏模量:287 GPa 剪切模量:132 GPa 体积模量:130 GPa 泊松比:0.032 莫氏硬度:5.5 维氏硬度:1670 MPa 布氏硬度:600 MPa
铍黄铜
铍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形成致密的表面氧化保护层,即使在红热时,铍在空气中也很稳定。铍即能和稀酸反应,也能溶于强碱,表现出两性。铍的氧化物、卤化物都具有明显的共价性,铍的化合物在水中易分解,铍还能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明显热稳定性的共价化合物。 铍和其他的碱土金属相比,性质差别较大。由于铍处于第二周期,它的半径特别小,电荷密度和电负性都较高。铍和其他碱土金属不同的是,其他碱土金属主要形成离子化合物,而铍确实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Be2+的水合作用增大了铍离子的有效半径。铍和铝一样,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生成的氧化铍的体积大于铍的体积,使铍被保护),使其在酸介质中溶解较慢。铍和热水不反应,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但能溶于盐酸和稀硫酸和硝酸中,铍也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并放出氢气,生成铍酸盐。铍的碳化物碳化铍(Be2C)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甲烷。 铍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活泼,能在空气中燃烧形成氧化铍,也能受热和卤素反应生成卤化铍,卤化铍在气相中都存在单体。
原子能工业
用作反应堆减速剂和反射剂;用作释热元件的包套和结构材料,火箭,宇宙飞船的蒙皮、导弹头的壳体。用作燃料的稀释剂;用作中子源和光中子源;
航天,航空工业
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的转接壳体和蒙皮;在大型飞船和空间渡船中做结构材料;制造飞机制动器,散热器,冷凝器,引擎;制造导弹,飞船,飞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和陀螺平台,加速度表。
冶金工业
黑色冶金:铍是铁素体极强的固溶强化元素,极强地增加钢的渗透性有色金属:铍铜合金—强度高,导电性好,抗疲劳,耐磨损 铍铝合金—重量小,刚度大,耐高温
其他领域
仪器,仪表,铍窗,弹簧管;探测器,高尔夫球,扬声器振膜材料;通讯和资源探测卫星用铍摆镜,金息摄影用铍转镜。
铍粉
工业用铍大部分以氧化铍形态用于铍铜合金的生产小部分以金属铍形态应用,另有小量用做氧化铍陶瓷等。40年代前金属铍用做 X光窗和中子源等,从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主要用于原子能领域,如利用铍能使中子增殖作试验反应堆的反射层、减速剂和核武器部件等。1956年惯性导航系统首次使用铍陀螺,从此开辟了铍应用的重要领域。60年代铍的主要用途转入航天与航空领域,用于制造飞行器的部件。 1980年世界铍矿石的生产能力(以铍计)约为1315吨。实际产量受军备、原子能和空间计划的影响,波动较大。1972~1974年,世界铍矿的年产量(以铍计)约为185吨。1976年以后,美国铍的消费量逐年增长1980年达到 300吨。1977~1980年铜铍中间合金中铍的价格为135美元/公斤,纯铍265~307美元/公斤,陶瓷级氧化铍为57美元/公斤。绿柱石精矿(BeO10~12%)为75~85美元/短吨。 工业上金属铍的生产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从绿柱石中提取氧化铍,第二步是由氧化铍制取金属铍。 氧化铍的提取:有硫酸盐法和氟化物法。 硫酸盐法:先将绿柱石在1600~1700熔融,熔体用冷水水淬,得到的细粒状玻璃体,磨细到-200目与浓硫酸混合,在250~300反应,使铍、铝氧化物转化成水溶性硫酸盐,而二氧化硅则不与硫酸发生反应,入渣弃去。在浸出液中加氨中和游离的硫酸,产生的硫酸铵同硫酸铝化合形成铝铵矾[NHAl(SO)12HO]沉淀,从而使铝大部除去。然后利用铍、铝离子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的不同,使铍、铝进一步分离。例如在溶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剂和氢氧化钠可使铝、铁、铬、锰、稀土等杂质保持在溶液中。然后把溶液加热到接近沸点,铍酸钠便水解生成氢氧化铍沉淀而与杂质分离。于750~800煅烧氢氧化铍,即成工业氧化铍。 氟化物法:将磨细的绿柱石和氟硅酸钠或氟铁酸钠混合制块,在750烧结,矿石中的铍转化为水溶性的氟铍酸钠,而铝、铁、硅等仍保留氧化物状态。烧结块磨细后,用水浸出、过滤,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铍酸钠溶液。煮沸溶液铍酸钠便水解沉淀,得到工业纯氢氧化铍,再煅烧成氧化铍。残液用硫酸高铁处理,生成氟铁酸钠沉淀,回用制块。此法铍的回收率在90%以上,比硫酸盐法高。 从含水硅铍石提取60年代末开始以含水硅铍石为提取铍的原料。这种原料中的铍呈简单的硅酸盐形态,用硫酸在近沸温度直接浸出。所得铍溶液,用处理,以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煤油萃取,铍进入有机相,然后用碳酸铵溶液反萃,反萃液通过分步水解除去铁和铝,最后加热到95,得Be(OH)2BeCO沉淀。 金属铍的生产氧化铍极难直接还原成金属,生产中先将氧化铍转化为卤化物,然后再还原成金属。有两种工艺:氟化铍镁还原法和氯化铍熔盐电解法。 氟化铍镁还原法将氢氧化铍溶于氟氢化铵(NHFHF)溶液中,得氟铍酸铵 [(NH)BeF]溶液。然后加碳酸钙除铝;加过氧化铅(PbO)除锰、铬;加多硫化铵[(NH)S]除重金属杂质,经真空蒸发、浓缩结晶得纯净的氟铍酸铵。结晶在900进行热分解得熔融氟化铍,铸成小锭,用于还原。镁还原按BeF+[hjm]g─→Be+[hjm]gF进行反应。还原过程开始于900,结束时升至1300,以利金属与渣分离。生产中镁的用量通常只有化学计算值的70%。过量的氟化铍可以降低渣的熔点和粘度,有助于金属铍的聚结和渣的分离,还能防止因反应放热而使温度急升,引起镁的大量挥发。在还原产物进行水浸处理时,过量的氟化铍迅速溶解,使金属铍珠更易分离。还原所得金属铍珠经真空熔炼,除去未反应的镁、氟化铍和氟化镁等杂质后铸成铍锭。 氯化铍熔盐电解法先将氧化铍和碳还原剂混合,加焦油等粘结剂制成球团,在900以上焦化,所得焦化块装入氯化炉,在700~900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得到氯化铍。氯化铍在镍制坩埚内进行。坩埚内放置镍制圆筒作阴极,中心悬置石墨棒作阳极。纯无水氯化铍与等量的纯氯化钠混合、熔融在350下进行电解。电解周期结束后取出沉积物,用冰水浸洗除去熔盐,得到鳞片状的金属铍。经真空熔炼,浇铸成锭。 为制备较高纯度的铍,可将粗铍用真空蒸馏、熔盐电解精炼或等方法进行精炼。
在自然界中存在于绿柱石矿中。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铍或氢氧化铍而制得。
在700-750℃焙烧绿柱石(3BeO·Al2O3·6SiO2)和氟硅酸钠(Na2SiF6)的混合物,得到Na2BeF4,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钠使β-氢氧化铍沉淀并分离,产率有90%。工业上通过氢氧化铍和氢氟酸作用产生氟化铍:Be(OH)2+2HF==BeF2+2H2O;再将生成的氟化铍用镁还原:Mg+BeF2==MgF2+Be。
硅铍钇矿
铍的合金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铍铝合金,铍镍合金,铍钴合金,铍铜合金等几大类。 其中,铍铜合金占了铍的消耗量的70%,铍铜合金又分为:铍青铜,铍镍铜,铍钴铜等几类。其中,以铍青铜的性能最为优异,应用最为广泛。下面着重介绍铍青铜。 铍青铜是一种析出硬化合金,是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结合的唯一有色合金,经过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后,具有与特殊钢相当的高强度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同时又具备高的导电率,导热率,高硬度和耐磨性,高的蠕变抗力和耐蚀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非磁性和冲击时无火花等性能。因此,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仪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矿山,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领域。
1.氧化铍 铍在氧气中燃烧,或铍的碳酸盐、硝酸盐、氢氧化物加热分解,都可以得到白色末状的氧化铍BeO,它的熔点为2803K,难溶,可用做耐高温材料。BeO是共价型的,并具有44的硫化锌(闪锌矿型)结构。BeO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生成的铍盐,也能溶于碱生成的铍酸盐,BeO是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铍 氢氧化铍是白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293K时为810-6gcm-3,它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强碱性溶液中生成[Be(OH)4]2-离子:
3.氢化铍 Be不能与H2直接化合生成氢化铍,但用氢化铝锂Li[AlH4]还原氯化铍可以制得氢化铍。 氢化铍是共价型化合物,并且是多聚的(BeH2)n 。多聚的(BeH2)n是固体,它的结构类似于乙硼烷的结构,在两个Be原子之间形成了氢桥键。 每个Be原子同四个H原子相联结,每个H原子生成两个键。由于Be原子只有2个价电子,在氢化铍中没有足够的电子去形成正常的电子对键(即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个电子),氢化铍是缺电子化合物。因此在Be--H--Be桥状结合中,生成“香蕉形”的三中心两电子键。这是一个簇状化合物。
4. 氯化铍 氯化铍是共价型化合物,在空气中会吸潮并由于水解而发烟: BeCl2+H2O=BeO+2HCl 氯化铍能升华并且不传导电流。无水氯化铍是聚合型的(BeCl2)2 。
5.铍的配合物 由于铍是缺电子原子,它的卤化物是路易斯酸,容易与电子对给予体形成配合物或加合物。因此铍能生成许多配合物。 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提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酸是电子对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给予体。 例如氟化铍 BeF2很容易同额外的F-离子配位生成四氟合铍酸根配离子[BeF4]-,Be在配合物中是4配位的,Be原子采取sp3杂化,[BeF4]2-配离子是四面体构型。 铍还能生成许多稳定的螯合物。例如将氢氧化铍与醋酸一起蒸发,就生成了碱性醋酸铍Be4O(CH3COO)6。这是一个共价化合物,其中4个Be原子包围着一个中心O原子,6个醋酸根Ac-则沿着四面体的6条棱边而排布。这个配合物是共价的,并且能够被蒸馏,可用于铍的提纯。 在铍的其它螯合物中,如草酸铍盐、萘酚配合物和乙酰丙酮配合物等,在这些螯合物中,铍原子都是四面体地被包围着。铍的化合物有极高的毒性就是由于它们有极高的溶解度和它们很容易形成配合物之故。
1.发病原因 单质铍较稳定,铍矿冶炼,制造铍合金时,可产生铰及其化台物粉尘或烟尘,其化合物有氧化铍、氢氧化铍、氟化铍、氯化铍等。由于铍质轻、坚硬、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拒磁及加工时不发生火花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核能、航天、国防仪表、原子能、电子工业等。故铍冶炼工业和铍加工以及科研试验中接触金属铍、氧化铍、硫酸铍、碳酸铍、氟化铍、氢氧化铍及其他铍化合物的烟、尘、雾等作业的人员是铍中毒的易发人群。 铍及其化合物主要以蒸气、烟雾、粉尘形式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故临床表现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铍不能经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故急性铍中毒几乎均仅见于职业接触人群。 目前认为慢性铍中毒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低接触量及个体易感性在病因学中起主要作用。
2.发病机制 急性铍中毒是高浓度铍引起的对呼吸系统的直接化学毒性刺激和肝肾等脏器的中毒,急性中毒的致毒机制主要与铍干扰多种酶的活性相关,由于铍能拮抗镁离子,故被镁激活的酶系,如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磷酸复位酶、透明质酸酶及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酶等,均易被抑制,但三磷腺苷酶和琥珀酸氧化酶等却可被激活。 急性铍中毒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 慢性铍中毒发病机制虽仍未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迟发型细胞免疫性疾病。难溶性氧化铍吸入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为具有抗原性的铍蛋白复合物,由此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接触铍时,由于免疫反应,组织增殖,导致肺肉芽肿和间质纤维化,其潜伏期可数月或数十年不等。患者血清中γ-球蛋白及IgG水平增高,皮肤斑贴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及原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常出现阳性。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铍中毒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也说明铍中毒是一种细胞免疫性疾病。
3.病理改变 急性铍中毒:主要为急性化学性肺炎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呈灰红色、质韧如肝。显微镜检查肺泡腔充满水肿液及大量巨噬细胞、纤维素和少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脱落的肺泡上皮。肺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在迁延型病例可出现肺组织纤维化。此外,在中毒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急性铍中毒的皮肤病理改变主要是接触性皮炎、铍皮肤溃疡、深部皮肤呈铍肉芽肿。 慢性铍中毒:慢性铍中毒的病理特点为肺内出现非干酪性肉芽肿和间质细胞浸润。眼观,肺体积增大,肺表面和切面广泛散布有大小不一(2~15mm),灰白色的结节性病灶。同时可见弥漫性间质纤维化。镜下,肉芽肿中心为纤维素和上皮样细胞,周边由纤维组织包绕和一些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其中常混有较多的朗格汉斯巨细胞。在朗格汉斯巨细胞内可见有各种包涵体,呈星状,贝壳状,而称为星状小体或贝壳样小体。在HE切片中呈蓝黑色,约6~60μm大小,有认为这是铍尘粒子吸附了蛋白质和钙盐沉积而成。慢性铍中毒的组织形态与结节病(sarcoidosis)颇相似,应以鉴别。 另外,铍肉芽肿还可发生在上呼吸道、肝、肾、脾、心肌、横纹肌、胸膜及皮肤等肺外器官。是全身性铍中毒的表现。
1.急性铍中毒,为短时间吸入高浓度可溶性铍盐(硫酸铍、氟化铍等)所致,一般经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呼吸道和皮肤症状。 (1)呼吸道: ①轻度 有鼻咽部干痛、剧咳、胸部不适等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部X射线可有肺纹理增强,扭曲及紊乱等。 ②重度 有气短、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胸部X射线表现可见肺野内弥漫云絮状或斑片状阴影,有时可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或其他脏器损害。严重病例并发肺水肿时刻致死。 (2)皮肤症状: 急性铍中毒的皮肤损伤为接触性皮炎,主要在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或丘疮疹,脱离接触后可数天消失,再接触又可发生。可溶性铍盐还可进入破损皮肤产生铍皮肤溃疡,类似“铬疮”呈鸟眼状,大多为单个,边缘清晰隆起、坚硬,通常呈黄白色,一般数毫米直径大小,溃疡多见于手、前臂等,也可在深部皮肤形成铍肉芽肿,须经过1~6月的治疗才能愈合。 2.慢性铍中毒,为长期吸入低浓度难溶性铍化合物(主要为氧化铍)所致,潜伏期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一般呈渐进性发病。主要引起肺和其他器官产生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 (1)轻度 有胸闷、咳嗽、活动时气短,胸部X射线表现为不规则小阴影基础上,并在1~4肺区内有较多小颗粒阴影(密集度在2 cm范围内有10个以上,且占肺区面积2/3以上)。 (2)重度 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在安静时感有气短,或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现象,胸部X射线为在轻度表现基础上小颗粒状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肺弥散功能减退,引起血氧含量降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全身症状有体弱、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铍中毒的诊断可依据患者的铍接触史、呼吸道的典型症状体征、X线胸片检查来作出诊断。X射线胸片是诊断铍病的主要依据,胸片应合乎质量要求方可采用。根据我国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 67-2002),标准中所指的小颗粒状阴影包含结节样阴影(直径为2~5 mm)和颗粒样阴影(直径为1 mm左右)。以铍为抗原的特异免疫指标及铍皮肤斑贴试验对慢性铍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X线胸片检查:急性铍中毒中两肺片絮状或点状阴影。慢性铍中毒两肺出现弥漫性颗粒影,呈“毛玻璃”样,结节状影呈“暴风雪”样及在细颗粒影背景上的网纹状阴影。 2. 血象检查:血沉增快、血钙增高、血磷降低、血IgG水平升高、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增多。 3.尿液检查:尿钙增高、尿铍升高。 4.特异性检查:以铍作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Be-MIT)呈阳性,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Be-LT)呈阳性,活性玫瑰花试验(Be-RF)呈阳性。
1.接触控制 铍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做到密闭化、机械化,尽可能采用湿式作业,避免高温加工。 排放含铍空气应经净化处理。 必须做好含铍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要尽量做到回收及综合利用。
2.就业禁忌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喘息、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等; 明确的慢性肝脏疾患; 慢性肾脏疾思; 心脏病。
3.监护性体检 接触铍工人均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每半年或一年一次,重点应注意X线胸片、体重、肝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改变等。具体检查项目可结合情况增减。有条件时可考虑进行每周一次的简易个人健康检查
4.个人防护及作业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穿戴工作服和鞋帽,工作后淋浴,工作服严格处理,不任意携出厂外,并最好用机器洗涤。加强局部通风,尽可能做到远距离操作或自动控制。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铍及其化合物。
急性铍中毒,应迅速离开现场。轻度病例对症处理,给予止咳、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缺氧者吸氧,预防并发症。重度除内科常规治疗外,可及早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口服泼尼松5~10mg,3次/d,根据病情缓解情况逐渐减量,病人不宜过早起床,以防肺水肿。皮肤铍中毒,清除体表及衣服污染物,接触性皮炎可使用卢甘石洗剂,溃疡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皮肤的慢性肉芽肿应考虑手术切除。 慢性铍中毒,除对症、支持治疗外,根据病情可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目前认为治疗慢性铍中毒唯一理想的药物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可长期使用,对于改善呼吸系统及全身症状较明显,甚至可延缓病变进展及部分吸收。治疗起始剂量为 泼尼松10mg,3次/d,维持量为每天5~10mg,可连续用药数年。
古代兵器——铍
铍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我国最早的古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著)这样解释铍的概念——“铍者,剑刀装也”。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3.5米的积竹柄或木柄,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 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铍、钛等,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樽,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铍,铍首长度多为35厘米左右,茎长12厘米左右,铍之木柄多已腐烂残损,铍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类铭文,茎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为秦始皇纪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机构,铍上最后还刻有实际生产的工匠名字。 秦俑坑已发现青铜铍16件,可以订正把过去将铍误视为短剑的错误。根据已发现的铜铍实物,铍全形由铍首、铜组成。有学者认为,铍之(即长柄)有积竹、木柄两类。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