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
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
肯劝拾遗住,休嫌父老狂。
秋社分题。宋代。苏辙。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肯劝拾遗住,休嫌父老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清明济上。明代。归有光。瀛州三月雪中行,千里寒风到济宁。道上女郎斜插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宫词三十三首 其三十一。宋代。曹勋。湖山风月锁葱葱,涣号春回万国同。因使吴人沾圣泽,一齐翻入棹歌中。
咏春近馀雪应诏诗。南北朝。庾信。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以邦家之光为韵 其三。宋代。刘一止。公来临我邦,天意若见私。从容坐席间,风化已四驰。民曰吾二天,士曰得我师。庶几少淹留,子弟公教之。如何如不顾,公岂要我思。不见溪上山,旦暮发妍姿。及兹有行色,风日含悽悲。公亦何负渠,欠渠百篇诗。
大慈寺饭。清代。吴铭道。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