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狄宗亨

送狄宗亨朗读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狄宗亨,王昌龄的朋友,事迹不详。

  “秋在水清山暮蝉”,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气晴朗,“暮蝉”,日落的时候尚有蝉在鸣叫。“洛阳树色鸣皋烟”,说明送行的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朗读
()

猜你喜欢

食少支撑惟恃粥,力衰举动辄须人。

谁知造物犹遗漏,拥鼻高吟又一春!

()

赤旱弥冬复度春,今晨飞雨落江津。雷声出地喧群蛰,云气行空走百神。

即有鸬鹚矜水影,尚馀麰麦感皇仁。迂儒破闷开金盏,捲幔凭阑晚兴新。

()

时序新权又蓐收,烦歊初散夜光浮。

梦惊寥廓一声笛,兴在武昌千尺楼。

()

化城东畔驻三乘,祝发从师记昔曾。频着袈裟迎上客,自分斋饭与游僧。

谈经几夜窗飞雨,削杖先年手种藤。因笑马鸣身巳老,欲凭弟子为传灯。

()

芳春现瑞兆年丰,景物推详识小童。长路一人行陌北,远山千籁和林中。

苍苍点絮柳烟素,片片飞花杏雨红。桑采正南村女秀,香裙淡色碧飘风。

()

疏雨滴清秋,洗残流火,爽动凉飙透帘幕。寒蛩吟彻,谁道小□萧索。青镫相伴,我情依约。萤照更残,鸟啼月落。非壮山城数声角。漫漫长夜扣角。长歌方觉。人生能有几许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