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宋代。朱淑真。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潮湿的云彩凝滞不动,溪桥清冷,轻寒刚刚穿透东风的身影。桥下水发出长长的声响,河畔的梅枝正揉和着月光发出香气。
人爱花好似见了旧友,花与人比较起来该是俊秀清瘦。独自一人寂寞靠着那小小的栏杆,殊不知夜深正熬受着寒冷哩!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
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
嫩寒:轻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上片写桥下月夜船上所观美景。开头两句,以仰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的一种压抑心境。“湿云不动”是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人感到胸闷,暗示着词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桥”又是清凉的,昭示着冷天的到来。“嫩寒”刚刚穿透东风留下身影。一个“透”字,突出了词人生活处境的严峻。词人把“湿云”、“溪桥”、“嫩寒”、“东风”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由压抑到恬淡的心境:“桥下水声长”,写听觉;“一枝和月香”,写嗅觉。由听觉挪移到嗅觉,其间采用了跳跃和剪辑的手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便是河畔上、高楼旁的一棵梅花树。“和”字一出,全盘皆活了。月,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叠印在月儿上,花香、月香也就分不清了,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上面八种景物,构成四幅画面,声、形、色、味俱全,宛如过电影一般。
下片写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写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是“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全在词人的情感中:“旧”与“瘦”。这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侧面描写佳人的相思,实际也是东坡自己的情思:“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词人运用李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独自莫凭栏”和“罗衾不耐五更寒”词句,不露痕迹,有点石成金之妙。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烘托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雪后寿阳道中。明代。王世贞。寿阳城头雪千尺,寿阳城外天一色。双驱候骑玉初破,一点饥鸦青不得。当时车骑飞渡淝,八公草木皆旌旗。若令睹此璚瑶树,却忆侬家儿女诗。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明代。杨基。曾向溪南看艺麻,竹杠兜子一肩斜。秧苗尚短仍含谷,荷叶才高已上花。蚕屋柘烟朝焙茧,鹊炉沉火昼薰茶。而今风雨成抛绝,卧听西园两部蛙。
感兴二十七首 其九。宋代。方一夔。浙江万里浪,杳杳来夹碣。倒流趋海门,震薄鱼龙窟。舶舟何处来,随潮出复没。眩眼方摇摇,歘至如飞鹘。水天漭无际,雷风互飞发。寄身波涛中,性命危一发。寄语弄潮儿,昨夜缺完月。
十六日会饮骆园。宋代。蔡襄。各园何事却居鄽,永昼游蜂乳燕喧。不计阴晴与风雨,卷帘花蘤在尊前。
次天启赠净利名吴道人韵。宋代。吴则礼。君名讵要书黄纸,儿曹安能相汝尔。平生胸中著丘壑,何曾辄作数日恶。看渠老死争名场,肩摩毂击非侬乡。从来俗子贫著帽,露顶心知寡同好。可不与饭惟有卿,白眼未分遭题评。苏郎六印蚕作茧,剧饮浊醪适吾原。此事未容人遽知,百丑千拙人笑之。胜处岂徒论得髓,觌面端如传器水。典刑真有阿度风,世上眼目无王龚。沧波老树吾亦爱,闻说津头有船卖。斯人要是江左人,迳入坐床宁肯嗔。星星种种旋非故,禅板蒲团只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