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宋代。晁补之。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下牢津。宋代。欧阳修。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朝时篇。魏晋。傅玄。昭昭朝时日,皎皎晨明月。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同心忽异离,旷若胡与越。胡越有会时,参辰辽且阔。形影虽仿佛,音声寂无达。纤弦感促柱,触之哀声发。情思如循环,忧来不可遏。涂山有馀恨,诗人咏采葛。蜻蛚吟床下,回风起幽闼。春荣随露落,芙蓉生木末。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孤雌翔故巢,流星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宋代。葛立方。明镜盖红蕖,轩户临烟渚。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
沅江杂述二首 其一。明代。俞安期。山过白马渡,千里断平原。水出云根上,帆行石峡门。未寒厓已冻,不雨昼多昏。何自闻人语,荒荒虎豹村。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元代。揭傒斯。供奉关山远,淹留日月长。乡书迷楚越,邻笛乱伊凉。秋水流成字,晴云去作行。寸心悬帐殿,应似雁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