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宋代。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赠黄仲实太常。明代。顾璘。嘉遁息岩壑,朋游寡谐亲。匪兹慕狷独,动静理自因。同人念蓬宇,惠然远来臻。契阔既以展,觞豆亦间陈。冲襟共披豁,时卉况鲜新。神圣恢皇纲,朝有明哲臣。流惠及畎亩,粒食终垂纶。
翠峰草堂。明代。吴旦。对君何处问,迢递草堂深。独坐寡尘虑,微吟生隐心。孤峰留晚照,平野带秋阴。庭下栽松树,苍苍已满林。
和林正甫碾茶 其一。宋代。虞俦。森严风味变腴甘,未必能袪睡思酣。姑为先生宽水厄,却容归梦到江南。
使东川。亚枝红。唐代。元稹。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寿华母。明代。顾璘。莱妇仍闻住帝城,班姑何必教宫庭。家规累世传为训,子姓成行颔不名。舞鹤自能翻寿曲,萱花元解散忧情。琼筵绣轴寻常事,总让高门孝友声。
贺同年王计部初诞曾孙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曲江并马记吾曾,华发头颅日渐增。绕膝喜君孙有子,开颜对客祖为曾。镜中白镊殊堪慰,经里玄成且代兴。最是凤毛俱五色,云霄次第见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