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正,一作“忽”。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苦,一作“莫”。黍(shǔ),黍子。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艰难”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不得不叹,不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79-8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66-168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63-465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75-278
这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群鸡的争斗乱叫也是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同时,这样的画面也是乡村特有的。正是鸡叫声招来了诗人出门驱赶群鸡、迎接邻里的举动,“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起首四句,用语简朴质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四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这组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
在艺术上,诗人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醉太平·寒食。元代。王元鼎。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宋代。程公许。江路三年别,心旌万里摇。登龙空有梦,蛰蚁困无聊。侧听除书峻,深期庙论调。方看仪玉笋,胡遽理荪桡。在昔推华族,於今壮本朝。谈迁承绪远,坡颍更难超。江汉英风迥,堪舆间气饶。文传千户印,和备九成箫。撼地喧雷鼓,当空插斗杓。灵龟韬远见,瘦鹤峙孤标。久矣驽陵骥,凄其秸避鵰。与时为准的,立己有科条。蚤岁趋严诏,修石耸百僚。青藜窥夜读,纨箑障尘飘。扆绾藩侯绂,运驱使者轺。通才期用世,所至蔼腾谣。将略雄诸葛,皇灵格有苗。帝思前席问,命下赐环招。敷奏趋丹陛,疏荣逼紫霄。一朝惊玉立,三馆看缨彯。晓露坳螭润,春风砌药娇。倚才兼夕拜,专对褫大骄。草诏銮坡夜,横经鹤禁朝。紫荷班已峻,黄阁路非遥。感泊君恩重,伤嗟世论浇。维时忧旱吧,大地偏炎熇。公道荒荆棘,舆情渴蓼萧。直前臣语戆,蹙听帝心怊。剪爪晨颂綍,濡膏夕酒飘。孤鸣知凤瑞,众疾奈鸠佻。贾勇对囊上,嘘回士气消。防门狞九虎,利吻噪群鸮。自古讥簧巧,伤人甚骨销。吾身任江海,公论付刍荛。姱节寒冰雪,归情逆汐潮。鹭鸥波浩荡,龙鹤梦岧峣。雅量陂难挠,身心柏后凋。不妨间袖手,冷看疾所镳。咏草春波绿,移休夜雨潇。湖边鸿并影,梦里鹿巨蕉。庸俗偏酣豢,清风久寂寥。菉葹纷蔽户,萧艾服盈腰。甘作墦间乞,真成陌上挑。迷余争窘步,俚耳怪闻韶。主自明如舜,人宁免吠薤民时虽落落,任运独嚣嚣。正论何曾泯,群公莫误料。邦基期奠鼎,邻火逼回飚。漫倚泥封谷,徒嫌斗击刁。护疽虽暂逸,废食可禁枵。尝胆当忘食,求衣合在肖。若为人杞梓,空使侣渔樵。蜡润东山屐,当即漫北阙貂。雅签搜蠹槁,画舫看鱼跳。回首尧天阔,惊心吨路迢。仆夫悲马跼,詹娇拂龟燋。忍遐心写,悬知睿想翘。天街催并辔,里社耻题桥。慨念材成就,艰如器琢雕。扶持非有素,运用恐无繇。康世先营度,犹农待劝劭。可容苗乱莠,莫使樧侵椒。议必和平勃,忠无弃董晁。皇皇贤路辟,汲汲将才骁。不废菁莪育,精分玉石烧。人心如眷眷,天理自昭昭。蓄锐勤耕肖,乘机速度辽。定应人激厉,可使气嫖姚。催促元勋纪,欢呼敌首枭。明知霖雨渴,不用鼎烹要。豫卜中兴汉,毋徒小惠侨胞。寒儒铣蠹简,雅志自垂髫。有梦骞鹏浪,无心玩翠苕。忆曾持铁寸,误辱采桐焦。步相长楸展,疾成大瓠呺。长怀梧凤表,屡赋草虫喓。官冗盆缫蚕,身羁甲附周。不辞行役倦,愿有趣燕居夭。抱璞求礲琢,荒畴蓑穮。木瓜如许赠,誓志报琼瑶。
浣花诗社歌。清代。曾懿。浣花溪水何洋洋,绕溪珍木郁苍苍。楼阁瞰流各低昂,湘帘十二卷夕阳。中有诗人清且扬,芝兰竞秀雁成行。明月为裾云为裳,高谈妙语翰墨香。依依梦锁春草堂,笔花灿烂生辉光。丽句争传碧琳琅,浣溪风月富锦囊。松篁敲韵入潇湘,波光云影皆文章。染墨绮靡不可忘,诗情遥共海天长。诗万卷,酒千觞,吟咏之乐乐未央。但愿人生欢聚永无荒,千秋万岁,合与骚人共草堂。
乱后途中。唐代。李山甫。乱离寻故园,朝市不如村。恸哭翻无泪,颠狂觉少魂。诸侯贪割据,群盗恣并吞。为问登坛者,何年答汉恩。
秋日郊居。明代。张羽。萧萧晴日户庭幽,无数青山枕碧流。白露雨余砧欲动,黄花风冷扇初收。云迷征雁牵秋梦,烟引寒蝉急暮愁。此际不堪摇落恨,蒹葭如雪满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