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

为学一首示子侄朗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

为学一首示子侄创作背景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资料:

1、金华,安茂波 .《国人必读古文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 :433 .

2、李俊伟 .《中医经典国学名篇选编》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124 .

展开阅读全文 ∨

彭端淑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彭端淑朗读
(0)

猜你喜欢

禄品宵征路,堂川暝问津。

凉风吹远思,新月照归人。

(0)

祗役趋东观,校雠良以疲。偶乘青简暇,复与白云期。

任性形骸豁,忘机鸟雀知。裘羊何不至,三径坐相思。

(0)

门停剡溪棹,萧史特相过。揽辔有黄鹿,藏笼无白鹅。

秋云来禹穴,寒月向清河。轩冕归相访,西山看薜萝。

(0)

碌碌逢秋尽,亭林此暂过。江空闻雁少,木落见山多。

忆彼元栖者,愁如远道何。绵绵思奉袂,无那洞庭波。

(0)

双松挺然,徂徕之巅。历冰霜而不凋,泽雨露而不妍。

尔植尔茂,惟贞惟坚。用以为君子寿,如其年如其年。

(0)

绛桥孤欣压星斗,阑干回首乾坤小。

不知金井晚月寒,鹤弄一声春梦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