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次韵李提举秋日杂咏。宋代。杨冠卿。羊坂路岐险,燕巢生计疏。萍蓬三尺剑,衣钵一床书。叶露泣金井,檐牙挂玉钩。魂清了无寐,诗思不禁秋。
三桥春游曲。清代。吴蔚光。秋报门西是殿桥,碧罗春水划双桡。宛将金剪裁为带,分束吴娘一搦腰。
钟山遇风雨 其二。元代。萨都剌。游乐有深处,岂知行路难。山风吹马倒,松雨滴花寒。丘壑篮舆转,花台石磴盘。吾皇千万寿,曾此驻金銮。
陈粹中再约重阳之集即不果赴以诗寄这二首。宋代。王洋。酒熟招期胜士开,锦溪词伯是仙才。衰颜野老无酬对,若有新诗却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