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宋代。晁补之。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高士咏 其二十七 鲁仲连。唐代。吴筠。仲连秉奇节,释难含道情。一言却秦围,片札降聊城。辞金义何远,让禄心益清。处世功已立,拂衣蹈沧溟。
高阳台。清代。戴延介。钿合船唇,梳奁篷背,吟魂暗绕吴波。唤玉招香,者番判醉红螺。五湖心事三生约,奈量珠、十斛还多。只匆匆,过眼惊鸿,瞥影如梭。横塘七里相思水,悔重寻花影,携酒迟过。凤泊鸾飘,而今绮思消磨。西湖圆合鸳鸯梦,载春归、可倚新歌。怅尊前,游倦樊川,双鬓先皤。
在邹诗。两汉。韦孟。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王朝肃清,惟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我之退征,请于天子。天子我恤,矜我发齿。赫赫天子,明悊且仁。县车之义,以洎小臣。嗟我小子,岂不怀土。庶我王寤,越迁于鲁。既去祢祖,惟怀惟顾。祈祈我徒,戴负盈路。爰戾于邹,鬋茅作堂。我徒我环,筑室于墙。我既迁逝,心存我旧。梦我渎上,立于王朝。其梦如何,梦争王室。其争如何,梦王我弼。寤其外邦,欢其喟然。念我祖考,泣涕其涟。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洋洋仲尼,视我遗烈。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尔,乐亦在而。
鹧鸪天(迎春)。宋代。刘辰翁。去年太岁田间土,明日香烟壁下尘。马上新人红又紫,眼前歌妓送还迎。钗头燕,胜金紃。燕歌赵舞动南人。遗民植杖唐巾起,闲伴儿童看立春。
清远峡。清代。梁光。一水偪仄去,两山高插天。云移林忽断,树迥日低悬。猛虎窥行客,寒猿咽涧泉。残钟来古寺,旅梦淡于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