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
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
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
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
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
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
诗随晚雨堕,迫户有余清。
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
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宋代。晁补之。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诗随晚雨堕,迫户有余清。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辰阳舟次蒋春岩观察绍宗 其八。清代。黄本骥。柴桑原是宰官身,护惜名花胜美人。洛浦无媒空入梦,巫山有女孰传神。从来艳质皆成幻,似此孤芳始觉真。他日篱东重把酒,不辞沉醉卧香尘。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十九。明代。宋应星。为构华居竭智钱,此身许住几多年。儿孙奉祝于斯否,从古雕梁不久延。
赠济南梁太守十八韵。清代。戴亨。相国家声旧,孙谋奕叶光。才华真挺拔,建树岂寻常。贤以为郎著,名因出守扬。恩膏被齐鲁,政绩继龚黄。儒术通敷治,词章允擅场。披云瞻器宇,伟度识琳琅。祖武绳经济,嘉谟卜庙堂。欣叨大厦覆,私觊薄材彰。腐慢遭时弃,提携愧德凉。我生同泛梗,天意酷亡羊。色养哀无禄,亲丧复异乡。恒饥从妇孺,中夜独徬徨。泪尽衰麻赤,灵归关塞茫。麦舟谁解赠,愁病欲成狂。宁不惜残命,还应乞大方。深情蒙缱绻,浓荫忆松篁。斗水枯鱼活,鸿慈再造长。吹嘘寒谷暖,冥报吁穹苍。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其一。宋代。姚镛。满树棕花满径松,解鞍才是暝楼钟。上方月白山云静,看见东南一两峰。
秋风八章留别 其三。清代。李锴。价人特达侍亲藩,天子今尤重弟昆。龙涧猿岩初不远,禁门旁即大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