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宋代。晁补之。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早朝。唐代。殷尧藩。曙钟催入紫宸朝,列炬流虹映绛绡。天近鳌头花簇仗,风低豹尾乐鸣韶。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昨日钟山甘露降,玻璃满赐出宫瓢。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宋代。辛弃疾。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惜秋华 輠襔簪。清代。龚自珍。瑟瑟轻寒,正珠帘晓卷,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乾香润。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堕、又还黏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
东园翁歌。明代。李梦阳。东园翁今六十馀,面常泥垢发不梳。身藏宝剑人不识,反闭衡门读古书。此翁十五二十时,欬唾落地迸成珠。陆机不敢以伯仲,管辂警敏空嗟吁。生鳞即与蛟龙伍,未汗宁同凡马趋。尔时射策黄金阙,三百人中最英发。骅骝举足狭万里,便欲登天揽日月。岂知德尊常轗轲,独买扁舟泛吴越。三十年来万事变,富贵于我直毫发。归来灌园种琼花,荷锄自理东门瓜。夜眠海月挂丹牖,昼看江风滚白沙。辽东合有逢萌宅,齐西称睹陶朱家。北郡李生三十六,摈斥高歌卧空谷。前辈后辈道岂殊,同坐同行限江麓。东望东园乱心曲,安得逐尔骑鸿鹄。
题熨襁图。元代。祖铭。练光帖帖雪光开,倩得邻姑熨未裁。郎在征途儿在眼,十分寒向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