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谏猎

上书谏猎朗读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展开阅读全文 ∨

  这篇文章题名采自《史记》、《汉书》版本传成句。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湎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武帝的随从行猎长杨宫,武帝不仅迷恋驰逐野兽的游戏,还喜欢亲自搏击熊和野猪。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呈上,由于行文委婉,劝谏与奉承结合得相当得体,武帝看了也称“善”。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朗读
(0)

猜你喜欢

清晓新凉惬老怀,只愁傔从可怜哉。

泥行寸步无由到,雨去前山却复回。

(0)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0)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
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
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0)

晨朝煮粥啖饥贫,夕向寒林施鬼神。岂是好生非帝意,不教留却善缘人。

(0)

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暂以绿车重,言承朱传荣。

舒桃临远骑,垂柳映京营。惠化宣千里,威风动百城。

(0)

翠螺山畔万株松,近听涛声望远峰。每展画图如旧历,一生游兴比人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