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樵夫。宋代。萧德藻。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挑上了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了钱足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快。
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
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谋:筹划。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萧德藻。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赵倅兼善再用前韵赋木犀。宋代。王洋。物外家风本自奇,人间独步九秋时。谁登月姊青霄露,折得郄诜丹桂枝。韫玉岩扉通户牖,蕊珠花殿彻藩篱。渊明潭共真香醉,只与黄花作便宜。
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宋代。宋庠。夫君班扬俦,抱椠群玉府。久读未见书,躬抽击年谱。坠绪獲先秦,亡篇出东鲁。上泝三皇坟,旁探百家语。怪牒汲郡来,幽经茂陵聚。英哲资缮藏,缇油画刊补。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种别踰九流,星罗轶千部。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秘帙乐共披,认文许交举。家捩互纷纶,邮筩戏旁午。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矧余羁官久,寂寞繄茅宇。礼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尚赖启新编,时时发聋瞽。
宝粹二上人值两留宿西涧草堂明日赋此以赠。元代。周砥。萧条黄叶山中寺,回首松萝满夕曛。丈锡遽行三十里,一风相送两孤云。竹堂听雨惊秋晚,木榻留灯语夜分。在昔山林忧患等,应修白业益精勤。
冬日杂兴 其三。明代。袁宏道。雪炷抽寒焰,辰香扫炙尘。谱词分侍女,鬻帖与门人。边信封黄鼠,乡心想白鳞。卑官与大吏,一种逐蹄轮。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六。清代。王时翔。感叹驱车古道旁。周都汉室已沦亡。千年一闪堕残阳。清洛冰声流碎白,古原柳色带深黄。早冬天更做荒凉。
孝诗六章为颜季栗赋 其四 迎养操之二。明代。沈周。惟溲之浊,我心惟惕。惟溲之湜,我心惟怿。彼胡然哉,孔系于疾。爰度爰徵,爰修饮食。以夕以日,我心弗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