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朗读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展开阅读全文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创作背景

  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当时他南归已经七个年头,而他期望的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而且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在一次登健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

参考资料:

1、邓红梅.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09月第1版:第155页-第158页

展开阅读全文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16)

猜你喜欢

潺湲北山水,缭绕南城皋。晴滩锦石乱,击触春湍高。

谁谓溴梁大,不能容鲂鱽。临流自缩手,揭厉应徒劳。

(0)

江如川字月如盘,曾向龙门绝顶看。三载思家东海上,二千里外亦团圆。

(0)

策蹇下平岗,挂帆渡安流。平生不行险,间道旋故丘。

高堂有鹤发,安敢事远游。负米虽不多,过冬亦稍优。

(0)

殄瘁连乡党,凋零及老成。玉亡修水秀,星掩寿沙明。

不上论思直,空馀馈饟名。盖棺隆眷在,论撰见哀荣。

(0)

白头波上白头人,黄叶渡西黄叶村。山几朵,酒盈尊,落日西风送到门。

(0)

秋林晴簇簇,野竹静娟娟。

台殿横高绝,山河满大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