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荔枝

咏荔枝朗读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咏荔枝》诗看似寻常却奇兀,正确理解“可怜”一句,是准确把握全诗寄托所在的关键。一般人都把“可怜”理解为“哀怜”,那不但是对诗人匠心的隔阂,更是对诗人襟抱的无知,丘浚从小就胸怀“遥从海外数中原”(《五指山》)、“应须一口吸江湘”(《海》)的雄心大志,对生在海南长在海南充满着自豪和自信,没有丝毫的自卑,绝不会作怨天怨地的可怜相。他志大才大,深受时人器重推荐,使他少年得志,一路春风得意,从一介书生做到中央高级长官。绝不会有怀才不遇的天涯沦落人的失落感。

  所以,“可怜”在这里只能是爱怜之意。“可怜”作“可爱”解古已有之。如古乐府《孔雀东南飞》:“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唐·杜牧《睦州四韵》:“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宋王安石《北堂》:“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据此,末两句是说,海南荔枝之所以天生就具有一种无以伦比的甜美味道,是因为它长在得天独厚的海之角天之涯,才能生就如此无以伦比的天然美质,才能这样加倍招人喜爱和受人青睐。只有在天涯海角这片得天独厚的热土上,才能生长出海南荔枝这种无比珍贵的天然美物。诗人对海南荔枝这种无以复加的嘉许推崇,其中正寄托着诗人对海南故土的无以复加的厚爱与眷恋。而这种寄托又妙合无垠,自然巧妙,更显得意蕴深厚意味深长,既深得风人之旨又深得咏物三昧。

丘浚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丘浚朗读
()

猜你喜欢

处士祠边梅已放,遥知载酒到岩阿。西山烟霭连朝好,南省官曹暇日多。

词客锦笺题水调,佳人翠袖拂云和。马蹄归踏黄昏月,一路清香送玉珂。

()

厌听桐城雨,频瞻雁荡云。它乡见子面,好句张吾军。

草木心知敬,桑榆景未曛。淹留不须叹,鸡鹤偶同群。

()

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虹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原鸟雀哀。

()

岩石沧洲一水涯,画船几夜宿芦花。芭蕉山谷灵峰寺,龟鹤池塘梅福家。

今日岂应无白雪,当时亦未见皇华。兵厨且善为冰酒,当为公浮八月槎。

()

嘉靖乙未岁,吾方十五龄。先君初谢政,兄弟同在庭。

过庭奉严训,讲求惟六经。丁未登仕版,二亲尚康宁。

()

冰井梁摧几百秋,昔移为柱立台头。层基面垒盘蜗壳,倒影侵池侧蜃楼。

拂槛落霞凌绮席,入檐初月误琼钩。芳林已合阴成茂,不见西山涌万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