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成为佐命勋,败为故国殇。
其名字可泯,其英爽不亡。吁嗟乎此间乡衮晚郎当,杭霭山前游魂伤,入关不敢见毅皇。
千户神虽小,蔚为里社光。罗刹江头犹堂堂。
汤千户歌。唐代。全祖望。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成为佐命勋,败为故国殇。其名字可泯,其英爽不亡。吁嗟乎此间乡衮晚郎当,杭霭山前游魂伤,入关不敢见毅皇。千户神虽小,蔚为里社光。罗刹江头犹堂堂。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全祖望。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静照堂。宋代。王安石。任公蹲会稽,海上得招提。净观堂新构,幽寻客屡携。飞檐出风雨,洒翰落虹蜺。投老黄尘陌,东看路恐迷。
书栟榈院壁。宋代。洪迈。侧身西为度千山,列仙仙去空孱颜。斗升自役应笑我,何苦诘曲戏尘寰。归耕无田仕难合,疑此二柄首尾间。摩挲崖石三叹息,我心安得如汝顽。
赴益部途中。宋代。张方平。中台分虎节,全蜀领龟城。山色二千里,水声三十程。烟村深谷火,云栈半空铃。野馆无钟漏,猿吟晓日明。
采樵作。唐代。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江天晓望次南仲韵。宋代。杨公远。江天向晓緼轻寒,雾卷云收眼界宽。雁起沙头兵出戍,鹭翘柳上雪成团。数声柔橹船初发,一片寒芦叶半乾。无奈满前诗料富,耽吟几致废朝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