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普天乐·雨儿飘。元代。张鸣善。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雨在飘洒,风在吹扬。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飏:即“扬”,吹动。
“风吹”句:意谓风声打断了好梦。
怎当:怎么禁受得住。当,抵挡。
这是一首抒情曲,题作“愁怀”,但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写环境的凄凉,以自己对风雨的独特感受,来曲折地表达自己内心悲怆的愁怀。此曲以风雨起兴,用复沓手法,交错嵌入“风雨”二字,反复咏叹,语义回环,气势贯注,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作者没有直接写愁,而且似乎说自己正在做着“好梦”,愁是风雨“卷起”的。这种含蓄的写法,令人更感到愁怀的深切难言。全曲每句均以风、雨起头,风、雨排列的次序有所变化,而风雨始终贯穿全篇。这在诗词中是大忌,而在散曲中,却是别具一格的文字体式。这样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一唱三叹的效果,使全曲别有一种音乐的美。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张鸣善。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宋代。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代。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次韵酬子玉同年。宋代。王安石。盛德无心漠北窥,蕃胡亦恐势方羸。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赵将时皆思李牧,楚音身自感锺仪。惭君许我论边锁,俎豆平生却少知。
沅州石屏歌在黔安作。清代。王之棠。湖南山地辰沅多,辰沅之山何嵯峨。其间怪石备形状,{上八下几右王}磹礌砢纷岩阿。小如道士羊,大如将军虎。正如菩萨庄,侧如罗刹怒,大都顽劣不足取。那知潭阳有山石转奇,中红外白分妍媸。去其肤壳之粗厉,忽开真面流胭脂。土人命匠刳山骨,朝镵暮斲山之窟。雕成万象尽嵌空,钩心斗角何咄咄。画家作画粉本先,抹涂五采随增填。此将母赪作粉本,外施粲粲白章鲜。凌虚楼阁屏中起,烟峦竹木穷怪诡。翔禽容与舞鹤翩,譬如妙墨皆离纸。我疑九天阊阖开银宫,堆琼积玉森玲珑。其中物物均皓色,缤纷掩映朱崖红。又疑隆冬凛冽雪箱迫,雪山雪苑排江白。峨嵋六月光不消,余霞散绮一层隔。适来何处国工精,镌镵刻划通神明。千形亿熊一一毫发露,直令造化甄陶不得与人争功力,而于妙手惨澹经营成。自生此石有此刻,人间两美庸易得。不然或遇校书鲁,共倕无所施斤斧。古来美巧必兼赅,乃知良工需良材。无材但恨良工少,将毋名士生悲哀。沅州此物本恒产,搜奇不入冬官选。一朝上贡荐天庭,坐看云岫菁英显,何须啧啧壶中九华才不简。
夜雨。唐代。张祜。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