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朗读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展开阅读全文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

参考资料:

1、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51页

展开阅读全文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13)

猜你喜欢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0)

万里田园半有无,十年归梦阻江湖。文章谬忝声名在,气体犹须药饵扶。

客路因风起舟楫,水田无雨卧菰蒲。青帘白酒斜阳外,不与行人满眼酤。

(0)

闻君有奇气,千岩在胸中。

岁晚携甘旨,归以献乃翁。

(0)

淮山清夜。镜面平铺纤月挂。端是生还。同倚西风十二栏。

休论往事。投老相逢真梦寐。两鬓疏疏。好在松江一尺鲈。

(0)

分弓来戍岭南州,动镜尘生雪满头。

原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0)

世上除书不到眼,天涯怀抱自开尊。平生只有吟诗癖,吏散鸦啼独闭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