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书渊明诗后。宋代。辛弃疾。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句。唐代。志定。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见张为《主客图》)
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明代。马治。身行沙岸曲,隐见远人村。初罢桃溪雨,寒山响翠繁。薄云凝遐思,微风吹古原。登稼已云乐,欣欣田父言。予心亦何事,访旧试寻源。
念奴娇。清代。袁嘉。轻寒轻暖,又溟濛、作弄酿花天气。别有幽怀非中酒,可奈困人如醉。一缕情柔,三生梦浅,不问年华逝。春光何限,等闲都付流水。应惜燕妒莺嗔,啄残红蕙,护少金铃系。参到禅机原是幻,那管风凄雨细。絮已沾泥,丝偏织茧,难断悲凉意。绵绵长恨,问天天也知未。
题阙。宋代。王绅。春满川巴日正长,龙桥丽色蔼苍茫。江花拥雪舒晴白,堤柳拖金袅嫩黄。渔浦水生横舴艋,沙洲日暖睡鸳鸯。浩歌一曲无人和,物候惊心谩慨慷。
渡海杂诗十首 其二。清代。李稷勋。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孤危明正朔,大义耻和亲。乌白潜幽楚,狐疑暗纳秦。会闻采药使,东海见扬尘。
梅花百咏 其五 照镜梅。元代。冯子振。妆阁开奁对晓寒,菱菱影里雪团团。素鸾舞罢却飞去,留得芳容正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