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
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拟古七首 其二。清代。刘鹗。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子玉以大计量移赋慰。明代。胡应麟。三叹崔亭伯,清风玉不如。吏情甘惨淡,公府绝吹嘘。考署阳城拙,名成谷口愚。祇应宣室夜,前席治安书。
自遣 其二。元代。胡奎。二麦黄时气似秋,冬青花落雨才收。北窗暂假须臾睡,又听鹁鸠啼树头。
临江仙 初夏。宋代。赵长卿。帘幕清风洒洒,园林绿荫垂垂。楝花开遍麦秋时。雨深芳草渡,蝴蝶正慵飞。憔悴三春心事,风流一弄金衣。韶光老尽起深思。日长庭院里,徙倚听催归。
题养浩轩。宋代。吴芾。丈夫穷饿亦陶陶,肯使胸襟挂一毫。千古功名输慷慨,百年荣辱付酕醄。斗间古剑光芒直,雪后青松意气高。安得泊船沽美酒,月明相对读离骚。
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衣冠异域真余志,礼乐中原乃我荣。何日功成归旧隐,五湖烟浪乐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