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君号令明如日,兵罕相违便斫头。孺子纷纷无足数,滥叨功赏取封侯。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三。清代。刘鹗。蒙君号令明如日,兵罕相违便斫头。孺子纷纷无足数,滥叨功赏取封侯。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寄柳氏。唐代。韩翃。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第二百四十六卷
天台歌奉简郡庠谢广文玉成。元代。周巽。峨峨天台峰,峰高几千丈。金乌浴海潮,飞出天门唱。中有绿发翁,神清气豪宕。远继太傅踪,游观赤霞障。著屐步云衢,鸣珂对天仗。翩然举飞翰,振铎螺川上。文章若有神,班马不相让。诗兴秋云高,词气春涛壮。兹辰涉大江,携诗远来访。延坐振文堂,高谈知雅量。鱼来芹泮看,鹤去梅边放。孤云起东山,式慰群生望。
峡山飞来寺。明代。陈绍儒。峡山名胜地,遥忆李公题。引杖天低北,扬帆月挂西。僧钟江浪隐,渔笛浦烟迷。去去怀京洛,春风度楚齐。
周景瑜同杨伯升见过次景瑜所赠伯升韵。宋代。韩淲。风流二士真连璧,乃尔行春到涧滨。小坐纵谈前后事,推贤因数古今人。却思尊酒青灯夕,殊觉头颅白发新。得醉有閒诚可味,此情终不负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