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同游凤阙前,于今鬓发各萧然。御街杨柳春风马,海子芙蓉夜月船。
满望功名图晚岁,岂期衰朽度残年?九江二水难回首,报国忠君各勉旃。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早岁同游凤阙前,于今鬓发各萧然。御街杨柳春风马,海子芙蓉夜月船。满望功名图晚岁,岂期衰朽度残年?九江二水难回首,报国忠君各勉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琴曲歌辞。湘夫人。唐代。郎士元。娥眉对湘水,遥哭苍梧间。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至今楚山上,犹有泪痕斑。南有涔阳路,渺渺多新愁。昔神降回时,风波江上秋。彩云忽无处,碧水空安流。
杨通老移居图。宋代。林希逸。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谁欤作此图,题以杨通老。行行四五人,长短各有荷。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或牧而尚髫,或负而似跛。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君子哉若人,万物备于我。
园中读书。宋代。高斯得。南楼幽帘虽粗适,犹嫌尘务妨閒逸。读书老圃四无大,啼鸟落花春寂寂。试垂修绠汲义泉,更把长才斸玄窟。已无俗物败人意,犹有睡魔入吾室。且须时擎看山脰,不妨暂著穿花屐。君平身世两相弃,韩子老大百无益,但愿残生更几年,了我床头二三策。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六 卢郎中谌感。南北朝。江淹。大厦须异材,廊庙非庸器。英俊著世功,多士济斯位。眷顾成绸缪,乃与时髦匹。姻媾久不亏,契阔岂但一。逢厄既已同,处危非所恤。常慕先达概,观古论得失。马服为赵将,疆场得清谧。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慨无握中策,徒惭素丝质。羁旅去旧京,感遇逾琴瑟。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更以畏友朋,滥吹乖名实。
酬别杜二。唐代。严武。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