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四川的人来到江南,会把江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四川和江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现在我和去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又来到了西湖边上。要尽情的饮酒,应好好看看彼此,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4
2、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25
3、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194-196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苏轼在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创作了此词,寄给在杭州的同僚和诗友陈襄。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25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既然“吴蜀风流自古同”,那么归吴(杭州)也就形同归蜀,与上文怀念杭州之意相承。
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过片承上“归去”句,展开了与陈襄同游西湖的想象:“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两人坐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共赏大自然美景,这是富有诗意的赏心乐事。妙在词人不作平平叙写,而是将温馨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想象“迭印”在一起,这就平添了诗的意蕴。两句既表达了友情,又扣住杭州美景来写,与上文“吴山好”、“吴蜀风流”相照应。篇末两句进而想象共饮的情景,要友人在宴会上仔细看一下,怕是自己容颜变得衰老了。这两句扣合着自身行役在外、数月未归的经历,流露出岁月流逝、羁旅劳苦的感慨。出语坦率而略带诙谐,这是真挚的友情一种自然的表露。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望日示康广宏。宋代。司马光。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前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乌鹊桥上元。宋代。杨备。月满星移水照天,南飞乌鹊影翩翩。虽然上属牵牛分,不为秋河织女填。
葛孝子诗五十韵。元代。凌云翰。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保定地清远,形胜当要冲。天民有苗裔,良知自孩童。氏续并明彊,道继勾漏洪。温其玉出璞,烂兮金在镕。岂惟竭其力,亦复殚其恭。堂前荆树紫,阶下萱花红。身无千钟禄,心有一寸彤。板舆快秋爽,菜服明春浓。常存怀橘念,每感断机功。覆杯戒前日,温席当严冬。但知子力尽,孰计时运终。王纲一解纽,四海皆兴戎。无城不兵甲,无地不燧烽。南方乱豺虎,中泽飞雁鸿。堪舆岂不大,仓卒难为容。他山号明府,拔地多奇峰。避难屡跻险,充饥晅致供。俄然大风作,出自空谷中。其行若有隧,其孽为召凶。亟思逃匿地,庶保圣善躬。朅来众黔首,过半摧霜锋。生还访故里,旧业无遗踪。所恃靡毫发,惟孝持心胸。神忽凭妪体,言犹在人聪。汝能笃以孝,吾斯启其衷。匪为一时幸,永俾后裔隆。易水流汤汤,金台屹崇崇。岂无慷慨士,亦有文章公。皆言葛孝子,不愧江次翁。官将立华表,人岂弃黄钟。绣衣行荐鹗,彩笔竞雕虫。为亲捧儒檄,讲道居黉宫。遂令燕赵俗,直与邹鲁同。忽罹陟屺戚,已从若堂封。哀伤动桑梓,悲惨连楸松。诵诗后蓼莪,读礼先檀弓。深戚养之薄,殊胜祭者丰。端因事迹美,益见传语工。圣世惇孝悌,淳风迈义农。车书涀文轨,声教渐西东。孝子复有子,承宗亦兴宗。梧冈孤凤鸣,柏府一马骢。移悌为长顺,移孝为君忠。垂名照青史,应瑞踰黄琮。我歌孝子诗,锡类期无穷。
和杨褒雨中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明暗变窗色,萧骚翻树声。闭门无所诣,高枕有馀清。枥马正局迹,韝鹰多远情。分明动秋兴,似欲恼潘生。
病足累日不能出庵门折花自娱。宋代。陆游。频报园花照眼明,蹒跚正废下堂行。拥衾又听五更雨,屈指元无三日晴。不奈病何抛酒醆,麤知春在赖莺声。一枝自浸铜瓶水,喜与年光未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