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相聚无多日,话到分襟已怆怀。岂是文章诗句外,更于吾道可相谐。
德先别予之乐会口占 其一。明代。释今无。与君相聚无多日,话到分襟已怆怀。岂是文章诗句外,更于吾道可相谐。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宋代。杨万里。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唐代。刘长卿。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菘园杂咏。宋代。陆游。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
金菊对芙蓉。清代。史承谦。水墨轻衫,鹅黄窄袖,朝来重试新妆。听催归声急,搅碎柔肠。年来已有消魂别,忍频看、露冷花房。烟条攀与,鸾飘凤泊,各自凄凉。空余欢事难忘,仗殷勤青鸟,缄字传将。把新愁旧恨,分诉伊行。几回怕向楼头倚,盼兰桡、不到横塘。昏黄时候,知他何处,水阁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