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悲行役,高堂有老亲。乱山迷远望,归路出通津。
树暗江城雨,花明驿舍春。故园萱草色,应待远游人。
表伯王静甫南还。明代。吴希贤。中岁悲行役,高堂有老亲。乱山迷远望,归路出通津。树暗江城雨,花明驿舍春。故园萱草色,应待远游人。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吴希贤。(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偶见文子失举后诗次韵以广其志。宋代。汪应辰。落落开谈四座惊,已应俊气压诸生。高山意远难知已,白雪词高绝和声。此道要须齐得丧,古人初不为功名。芬芳各自随时耳,何用临风嗅决明。
题李子高虞部园四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脩鍊工夫合自然,河车潜引玉池泉。老君道德人难识,复见云孙达二篇。
禾熟三首 其三。宋代。孔平仲。雨足川原还聚晴,天心断送此秋成。谷收颗颗皆坚好,想见新炊照盌明。
恣遨游,适情性,明月清风随所咏。安能呼起谢元晖,相从得句澄江净。 其五。明代。陈烓。夜将半,潮正平,儿童告我玉壶倾。宾主分携各归去,犹有隔江渔火明。
金山妙高台。元代。周权。妙高台上金为界,不二门中铁作关。万古云根擎梵刹,六朝山色入僧阑。浮沈世事风涛外,突兀楼台宇宙间。往古兴亡多少恨,夕阳送尽暮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