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一 寄内。明代。郑文康。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郑文康。(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杂感三首 其一。清代。王昊。直北长河日夜流,宣房遗迹总堪愁。黄旗万舸喧淮口,白马千家哭汴州。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可怜璧马虚沉外,不救南方赤地忧。
赠弹琴吴生。明代。林鸿。之子蕴秀气,能弹绿绮琴。坐来秋月下,如听水龙吟。一曲动天籁,七弦传古心。他年江海上,勿谓少知音。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宋代。刘克庄。造化于微物,生生品汇兹。流萤倏然集,腐草化而为。雨迳陈荄积,寒塘碧色衰。与星斗光彩,助月吐神奇。明灭形无定,枯荣理孰推。莫矜太阳近,会有肃霜时。
和吴东升。元代。仇远。知君豹隐白云村,杖履春风忽过门。独立幸无妻子累,老成喜有典型存。冰悬古树花尤雋,雪涨寒江水不浑。冷落十年灯火读,何时窗下约重温。
南乡子(塘门元宵)。宋代。蒋捷。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