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江上一帆轻,风急迎流白浪惊。晓日暖开芦苇岸,悲笳寒彻石羊城。
百年事业青山在,万古危途游子情。遥忆铁桥归未得,雪梅当路为谁横。
晓发珠江。明代。张家珍。萧萧江上一帆轻,风急迎流白浪惊。晓日暖开芦苇岸,悲笳寒彻石羊城。百年事业青山在,万古危途游子情。遥忆铁桥归未得,雪梅当路为谁横。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张家珍。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送裔二尹回任有序。明代。曹义。振佩朝天日,春回二月初。林寒莺未转,江暖柳先舒。一见怜疏阔,相欢问起居。宦途欣淂意,分手竟何如。
送灵岩道光大师。清代。蔡冠卿。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
二月廿四日归海藏楼花已半残 其一。清代。郑孝胥。残花能待我,于意良甚厚。吾犹及此花,于义或无负。人生不相及,馀恨常八九。至哀来无端,颠倒终何有。年年人渐亡,自顾亦已叟。惟当屏文字,纵论且举酒。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五。明代。李寄。廿载栖迟故国山,避人尚恨在人閒。五湖烟景笼鱼艇,双木松风护死关。蓝玉那能充煖腹,金丹定肯驻衰颜。真仙似以轻狂谪,敢跻瑶池许碏班。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 其二。宋代。沈与求。闻道年时醉一觞,野梅飘几荐馀芳。兵尘不碍含生意,花骨犹存底死香。入夜从教月浮动,争春空被雪埋藏。凭君妙句先催发,调护高枝莫中伤。
楼船横海意如何,兰若登临气欲磨。白水穿云明鹭羽,青松当槛老鹰窠。
山空始觉心无定,僧少微嫌梵亦多。壁上应真能作證,优昙华里客经过。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 其二。清代。姚莹。楼船横海意如何,兰若登临气欲磨。白水穿云明鹭羽,青松当槛老鹰窠。山空始觉心无定,僧少微嫌梵亦多。壁上应真能作證,优昙华里客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