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金鼓震,十里羽仪趋。是我曾无事,春风鸟调雏。
不博驿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千军金鼓震,十里羽仪趋。是我曾无事,春风鸟调雏。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 其一。清代。丘逢甲。邻江边粤俯闽关,楼橹参差桂岭间。欲拨寒芜寻古戍,疏林斜日半城山。
五叠前韵。清代。丘逢甲。客怀难借越装酬,雁翅城荒海气秋。铃语颠风六榕塔,帘钩落日五层楼。雕青侠少鹌鹑会,拾翠佳人孔雀舟。消耗壮心无处著,十年閒作岭南游。
大德歌·冬。元代。关汉卿。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临江仙 记梦。近现代。王季思。斗草阶前春去,落梅笛里眉颦。梦中情事几分真。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锁恨重楼寂寂,酿愁细雨纷纷。子规啼血到黄昏。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