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令彭泽,百里去柴桑。心为醉秫田,折腰乡里郎。
何如郑长泰,违家五日强。起居可迎养,甘旨得相将。
况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达之政,一邑见循良。
行行念赤子,竹马迎道旁。
送长泰尹郑明府赴任便道归省诗。明代。湛若水。渊明令彭泽,百里去柴桑。心为醉秫田,折腰乡里郎。何如郑长泰,违家五日强。起居可迎养,甘旨得相将。况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达之政,一邑见循良。行行念赤子,竹马迎道旁。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明代。符锡。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厌将迎。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平湖曲。清代。汪畹玉。平湖湖水西复东,春光淡沲天朦胧。石桥寒浪涨新雨,晴鸠破晓呼东风。东风著柳全无力,新雨飘花可怜色。柳边多少断肠人,百尺红楼是花国。
再赋听香亭。元代。叶颙。听香亭畔春风起,吹折琼花三两蕊。烟梢留宿白云飞,横渡溪桥归海屿。雪消南国近黄昏,月照前村半江水。五更霜重玉容寒,吟翁睡足茅屋底。梦中非我亦非梅,非鼻非心复非耳。但见芬芳遍太虚,唯聆馥郁周寰宇。幽香和冻堕琴床,旖旎肝肠熏骨髓。胸次峥嵘妙莫窥,襟怀洒落奇无比。醉后频惊往事空,醒来倍觉吾庐美。疏影横斜涧沼中,韶光浩荡乾坤里。雌蝶雄蜂浪自狂,山猿野鹤深相嘻。画角高酣兴不孤,玉箫婉娩情难已。雾钥江南去路迷,罗浮望断知何许。拟祛声迹绝闻尘,汲引深情为君洗。
满江红 自封邱北岸渡河至汴梁。清代。陈维崧。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问成皋、京索事如何。都陈迹。虫牢外,风萧瑟。廪延畔,沙堆积。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混混且拚流日夜,芒芒不辨天南北。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
离山阳阻风少憩归思浩然。宋代。金君卿。雨寒风横暂停桡,楚望亭南十里遥。舟刺水村衔燕尾,桥横烟市隐虹腰。归程不待春潮涨,孤愤难凭斗酒销。幸有同途江外客,不吟何以慰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