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明代。湛若水。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上丁日皇上亲诣太学行释奠礼恭纪十二韵。清代。戴亨。文治开天运,明禋重国黉。銮舆移禁籞,凤冕出严城。对越天颜穆,趋跄士气荣。百灵森羽戚,九奏戛箫笙。道契尼山秘,心通泗水灵。上丁修祀典,至圣感精诚。恍接无言教,欣看大道行。森严神驭悦,震憺众情倾。雷动回云日,山呼诵圣明。祥光馀殿庑,春色满神京。翘首宫墙近,斋心刻漏惊。幸叨陪祀列,踊跃发欢声。
次陈秉常见寄韵 其一。明代。吴琏。老得山林浪此身,沧溟深处濯缨尘。孙眸不到谁云骥,卞璞虽呈未觉珍。仁义百年宗孔孟,纵横千古笑仪秦。江湖亦有忧时念,直突何人为徙薪。
宿张子湖堂。明代。傅汝舟。别海迷回驾,依湖狎隐堂。玉枕冲朝采,珠灯汎夜光。款言霞上尽,投兴雪中长。还应艺松桂,同嗣大年芳。
破山寺。宋代。李光。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过李季子丈。宋代。方岳。易在床头注未成,晦庵往矣与谁评。深衣静对山逾好,语录重抄眼尚明。春晚有诗供杖屦,日长无事乐锄耕。家风终与常人别,只听芭蕉滴雨声。
金缕曲 春日有感子启兄之逝,兼悼董崧园。清代。赵芬。梦断江乡路。忆年时、小窗情话,共倾离绪。一别俄惊成永诀,竟使才人黄土。算总为、浮名耽误。只影凄凉馀弱弟,痛联床、听雨人何处。休再咏,断肠句。同归翻有知心侣。料重泉、相逢话旧,应悲草露。未遇孙阳终见弃,绝艺空得毫素。更鹦鹉、当年曾赋。又是禁烟时节近,叹殡宫、寂寞斜阳暮。还剪纸,向清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