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明代。李攀龙。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被青州命后得伯承寄诗率尔有答。明代。王世贞。立马寒云拥塞回,萧条西望一鸿来。故人青玉吟为案,上国黄金别起台。海岱长悬开府色,风尘倘许佩刀才。知君岂少高阳侣,被发狂歌转自哀。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 其七。清代。周凯。蔡生才调解吟诗,惜别匆匆系别思。学行要遵先辈录,科名须及少年时。东山温饱非初志,北海疏狂惜大儿。但祝秋高鬐鬣壮,龙门烧尾顺风吹。
题潮出海门图二首 其一。宋代。陈造。绝岛平冈捲欲空,两崖相对屹穹崇。即今画手兼诗笔,更与江山角长雄。
眼儿媚 秋海棠。清代。汪淑娟。几天风雨掩屏纱。人也懒如花。除非蝴蝶,小山背后,还去寻它。摘来细问风前看,泪点没些些。断肠是你,伤心是我,一样生涯。
留题宣圣庙石壁。宋代。张绅。前枕清流后倚山,殿堂高创白云间。幸因供职频经此,及过三年鬓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