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来持滇海中丞节,入领西曹法从班。
曳履春云高北斗,迥车秋色照钟山。顾期门客江城满,草奏时时达汉关。
送大司寇之金陵。明代。李攀龙。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来持滇海中丞节,入领西曹法从班。曳履春云高北斗,迥车秋色照钟山。顾期门客江城满,草奏时时达汉关。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李使君扇头小画。明代。王世贞。几重云树几重山,小小茅檐三两间。但许使君赍酒至,不妨南陌荷锄还。
梦。唐代。徐夤。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傅说已征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
幽斋清兴。元代。叶颙。窗迎青嶂远,门掩白云深。坐久风生席,年高雪满簪。访梅临水际,采药陟烟岑。月径桓伊笛,秋庭单父琴。惊醒尘土梦,涤尽利名心。衒世闲声誉,生平不用寻。
曹娥庙。宋代。叶茵。孝本当为事,时人或不然。娥兮如此理,命也委之天。五日抱尸出,千年作史传。英灵犹耿耿,有慊莫登船。
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唐代。施肩吾。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巅。近闻教得玄鹤舞,试凭驱出青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