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皇太子册立入贺。明代。李攀龙。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南还答汪公干兼别京中同好 其一。明代。区大枢。余驾远行迈,将归南海南。感叹二三子,缱绻不能堪。五载客京华,出入必见参。何期一朝别,分飞各异骖。无以长相思,少原有遗簪。
洪武御碑歌。清代。查慎行。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夸权奇。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已逐沧桑移。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新城塔山对雨二首一。宋代。晁补之。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听歌。唐代。刘得仁。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黄美中归自西湖。清代。张鸿佑。半年离思隔江天,河朔初归访戴船。孤杖曾探天柱月,轻装应带海门烟。堤边杨柳怀坡老,井底丹砂忆稚川。闻道客途诗兴好,高吟莫惜向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