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唐代。杨巨源。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舟中望金山。明代。文徵明。一笑推蓬见碧岑,可堪行役负登临。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
也觉霜华鬓影侵,知君关陇历岖嵚。纵然鸡肋空馀味,莫使龙泉减壮心。
晚嫁不愁倾国老,卑栖聊当入山深。仇香岂是鹰鹯性,奋翼天衢有赏音。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 其四。清代。林则徐。也觉霜华鬓影侵,知君关陇历岖嵚。纵然鸡肋空馀味,莫使龙泉减壮心。晚嫁不愁倾国老,卑栖聊当入山深。仇香岂是鹰鹯性,奋翼天衢有赏音。
秦门。项籍。唐代。周昙。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壮士诚知轻性命,不思辜负八千人。
武昌县西山寺。宋代。孔武仲。吴王宫殿西山头,萧萧爽气长如秋。武昌连都甚逼仄,赖有此山供胜游。东南豪杰俱故旧,当年孝廉孙仲谋。一朝名号僭九五,朱紫罗列皆公侯。欢娱应似河朔饮,缥缈宜有云端楼。危弦脆管落天上,饮散咸入西江流。而今寂寞皆陈迹,遍地松竹清阴浮。岩泉滴沥醒四座,相见环佩锵琳球。龙泉宝气亦消尽,磨剑只有空池留。老僧向我说遗事,兴废反覆令人悉。但当沈酣卷大白,徐趁明月牵归舟。
浣溪沙 甲寅元旦。清代。庄盘珠。似雨如尘旧岁花。晨鸦声动隔天涯。又分新岁到侬家。晓枕暗占寒夜梦,残灯犹剩去年花。算增算减总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