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
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 其三。清代。李因笃。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永思堂。宋代。邓林。生我劬劳德未酬,百年岁月去如流。羹藜季路思何及,风木乐鱼恸未休。南涧采蘋供俎豆,西山酌酒酬松楸。堂前因种啼乌树,啼得慈乌也白头。
剑器近 和袁宣卿。近现代。周岸登。梦疑雨。醒乍歇、才飘还住。枕边梦游仙处。待寻取。叩岩户。若有人、泠冷笑语。朦胧尚无端绪。又轻去。庭树。弄睛阴正午。抛书坐起,见露网、轣辘牵风絮。凭将幽恨寄瑶京,奈书成更开,雁翎知向何许。好春无数。乱落飞红,似有伤心证据。凭阑目极江天暮。
次韵元寿见赠。宋代。周紫芝。画檐横著小阑干,看尽西来最好山。带雨楚江依约处,隔烟淮树有无间。已烦造物分幽趣,合就馀年了燕闲。借使眼前无此妙,可能不似鸟知还。
池外红蕉。宋代。李光。雨后芭蕉粲晓霞,近如相妒远如誇。临池似把菱花照,隔叶深将翠幔遮。
晓发石桥,问程当宿丽阳。偶值故人,论诗马上,不觉越关,从者为之绝倒。明代。符锡。石桥上马蹴微霜,指点儿曹宿丽阳。村店过来犹未觉,小童应笑论诗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