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宋代。辛弃疾。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著一阵、霎时间底雪。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石塘岭鹦鹉岩 其二。明代。戚继光。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喜雨。宋代。宋祁。阴霞袭晓混层晖,雨势连天泱泱垂。泼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时。波生客浦扬舲远,润逼宵挝作掺迟。把酒命宾聊一笑,吾农喜罢及吾私。
石斋为阁老杨公赋。明代。顾清。万书插架帘几清,朝回燕坐百虑澄。是为石斋公所名,公意本自羲皇经。人生有欲随颠冥,惟介乃立静乃贞。介焉如石静以确,一字可以终身行。先生读易五十载,神明久在筌蹄外。细看华榜揭修楹,正似武公歌懿戒。岩廊特立表缙绅,嵩高峻极华岳尊。三神不随巨鳌抃,一柱独止洪河奔。十年黄阁佐万几,矢口应笔皆天机。昭回何止饰万物,大有甘润苏癃疲。名高位重心转下,时复青山梦回驾。向来一去四海嗟,况此焦枯正炎夏。介于石,断可知,公今岂是丘园时。平泉往事可一笑,仇池雪浪空崔嵬。须公辅佐太平了,还赋此石歌公归。
高安得请 其二。宋代。李正民。九霄飞下白云章,宠假琳宫许退藏。梦得固难之播水,汲生安敢薄淮阳。宁随鸡鹜同争食,自喜芝兰保独芳。苕霅西山犹好在,扁舟从此钓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