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
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遥知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
连川赵原沧洲图。明代。王恭。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遥知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閒卿遽然云别因书二十八言奉送。宋代。强至。禅翁为我出岩扉,坐席才温便拂衣。又道孤云无定所,如何却傍旧山归。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清代。瞿士雅。青云何处问前程,文学宗师心秤平。鹏翼张风期万里,骊珠搜得尽东瀛。衔烟细草无端绿,失水枯鳞得再生。却愧此时叨厚遇,才兼文武播雄名。
元夜忆群从。宋代。范成大。愁里仍蒿径,闲中更荜门。青灯聊自照,浊酒为谁温?隙月知无梦,窗梅寄断魂。遥怜好兄弟,飘泊两江村。
九月登龙卧山。宋代。林亦之。复此云山饮,吁嗟空自劳。三回看杞菊,两度叹蓬蒿。昨者唯伤李,如今更忆曹。海阳真俊逸,一等野坟高。
小圃二首 其一。清代。华白滋。老藤不知年,野花不入谱。随意加点缀,便字成小圃。何必辋川庄,始足垂千古。
夹竹桃花盛放诗以志别。唐代。全祖望。异哉岁寒姿,乃与群芳叶。一变入梅岑,疏影香猎猎。再变入兰畹,有膏清足挹。三变入桃林,猩猩红一捻。合之如互体,杂物乃相挕。分之如两象,同德自相接。天巧过寄生,人功薄移贴。因思草木性,足入京焦箧。遂以夭夭花,附兹猗猗叶。几疑美人虹,堕落君子牒。毕竟岁寒姿,不随春偞偞。彼实则已殽,此箭乃稠叠。贞心拒严霜,芳影拆秀荚。方酹花间鸱,已催江上屧。惆怅别此君,刘郎长不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