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山行闻樵歌。明代。王恭。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青州道中。清代。李宪噩。一雨晓风变,道旁蝉已愁。感多少年事,晴极远天秋。识路不须问,随缘非必求。人生异悲乐,共是雪盈头。
送舒太博通判眉州。宋代。余靖。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倚赖尊中酒,枝梧卷里诗。贫嗟居不易,境对语成危。往日行犹记,冲风去不疑。舟师笑相谓,未有若人痴。
赋闻角。宋代。黄庶。树老枝半死,碑断壁底眠。古屋颜色改,有佛独岿然。苍首上雨足,坏臂蔓草缠。野老每再拜,往往报丰年。孔祠照四方,制度雘妍。朝夕过其下,孰肯为恭虔。土木兹仅分,吾民信益坚。佛法入人心,谁与斸其根。苍苍不可问,用意或者偏。木蠹罪岂大,付与啄木权。胡不啄佛徒,使蠹民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