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
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初秋露坐有感。明代。王恭。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立春感怀。明代。吴与弼。日日潜心向伏羲,晓窗高咏立春时。梅花满树方惊眼,又对千红万紫时。
题德贯牡丹松鹤。明代。杨士奇。虬松千丈拂青云,初下云间散诞身。画史安知海天意,粉图空写洛阳春。
访潘大出郭晚眺。清代。汪芑。言寻邠老去,临眺正苍然。树远疑浮水,山高不碍天。渔榔鸣浦急,牧笛出村圆。薄暮桥头立,平林半没烟。
和明远。宋代。释道潜。二客风神莹石泉,解衣同缓夜归船。已残巾子峰头日,犹认吾庐竹外烟。水怪有名殊未见,犀灯无事不须然。月明幽渚蒹葭静,珍重沙禽稳睡眠。
喜雨。明代。蓝仁。数夜不能寐,乾坤如大炉。衰颜值炎赫,生意转焦枯。偶听雷霆过,仍看雨泽俱。茅斋慰岑寂,凉思满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