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南海上,孤剑独横行。策马经花县,看山到柳营。
明珠来市舶,荖叶遍山城。长揖嫖姚幕,从容论五兵。
送人从温陵军。明代。王恭。温陵南海上,孤剑独横行。策马经花县,看山到柳营。明珠来市舶,荖叶遍山城。长揖嫖姚幕,从容论五兵。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四。明代。潘希曾。山头日出山腰雨,不到山头不见晴。上下青山一千里,阴晴见惯未须惊。
浣溪沙(生朝和昌甫韵)。宋代。韩淲。老觉空生易得年。闲居那复问旌旃。一丘春静自回旋。翁善于人知美矣,我行于世转乖然。清词俾寿喜言传。
猫儿坠 其二 题草虫胭脂花夜来香画扇。清代。潘榕。声声络纬,薄暮送新凉。坐对晶帘看夜妆。胭脂花衬酒涡庞。端详。更令我、一缕魂销到夜来香。
与郑锡游春。唐代。李嘉祐。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余去岁游襄城之高阳山逮今复来视壁间所识适当去年之游日作诗记之。宋代。韩维。曾访禅林翠霭间,再游时序已循环。自怜不是风尘客,独喜年年来看山。